首页
 >> 科技人才 >> 青年科学家
刘振兴:“实验比游戏好玩”
信息来源: 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:2018-05-28 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  人物简介:
  刘振兴: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。

  5月的湖南大学,已沉浸在醉人的翠绿之中。无心窗外的郁郁葱葱,21岁的刘振兴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,琢磨着眼前一篇篇英文文献。这个95后大男孩是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,两个月后他将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继续他的科研之路。
  别看只是位本科生,过去3年间他已发表7篇SCI论文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两篇论文中,有一篇被光学顶级刊物《光子学研究》选为封面论文。
  “以这样的成果,拿博士学位也没问题。”刘振兴的指导老师、湖南大学教授罗海陆说。
  无心插柳,“打酱油”打出“主编奖”
  “我就是打酱油,想看看科研是什么样子。”这是刘振兴走上科研之路的初心。
  2015年,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选拔出一批有科研潜质的本科生,刘振兴便是其中之一。那年,刘振兴跟着学长何勇礼进了实验室,协助学长做实验,“打打下手”。
  没过多久,跟着学长做实验的刘振兴,以第二作者的身份,在光学领域顶级期刊《光学学报》上发表了题为《基于电介质超表面的高阶激光模式转换器》的论文,实现了该校本科生在高端物理期刊发文零的突破。从那以后,他渐渐摸到了点搞科研的门道。
  被“带上路”的刘振兴,开始“自立门户”,尝试独立完成实验。刚开始独立的一个半月,刘振兴连一组完整的数据也没测出来。不过,执着的他依然坚持在实验室测数据。为获得一个实验结果,他一做就是好几个月。
  2016年7月,他利用一种新型微纳结构,成功实现了具有任意偏振形态的高质量矢量涡旋光束。他提出的方法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,同时具有成本低廉、 稳定可靠等优势,在激光加工、光学微操纵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。
  半年后根据这些成果,刘振兴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《混合阶庞加莱球上任意矢量涡旋光束的产生》发表在物理学一区期刊《光子学研究》上。发表数月后,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。近日,此文又荣获该杂志“2017年度主编奖”。
  2017年5月,刘振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出炉。这篇有关多普勒效应的论文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旗下期刊《光学快报》上。
  这些成果,让刘振兴顺利收到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全奖录取通知书。
  享受科研,“做实验让我很快乐”
  “实验比游戏好玩。”刘振兴的话很“研霸”。
  搞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,对于并不以科研为主要任务的本科学生来说,如何协调好时间是个大问题。但刘振兴愣是做到了实验、专业课两不误,甚至还挤出时间去蹭“无关”的课。
  刘振兴所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,与他所研究的自旋光子学没有太多交集。为了学习实验中所需的知识,他常去听罗海陆的课,并缠着老师推荐研究相关书籍。
  “做实验让我很快乐,完全没有苦行僧的感觉。本科生要学习的课程较多,做实验就得靠挤时间。”这是刘振兴曾对辅导员刘杏说过的话。
  在刘杏眼中,刘振兴的日程总是满满的。“他总能抽出课前课后的时间去泡实验室。如果上午10点上课,他7点会跑去实验室做实验。多数时候,他中午吃完饭就直接去做实验,做完接着上课。晚上实验做到11点多,也是家常便饭。甚至,他经常为了处理自己的测算数据,忙到凌晨一两点。”刘杏说。
  “爱因斯坦得出E=MC2的质能方程时,才26岁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在刘振兴眼中,搞科研就像登山,过程虽然辛苦,但登顶后特有成就感。“可能我现在幸运,有点儿成果。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在某个地方停滞不前,停个十年也有可能。但我就是喜欢科研。”
  “刘振兴,科研路上你千万别停下来。因为当你回头时,会发现我们都在后面追你。”同学刘烨让记者“捎话”给刘振兴。他还说,刘振兴是个特别执着和较真的人,对陌生事物总抱有强烈的好奇心。
  的确,好奇心是他的“引路人”。“一个东西我没弄懂,就会想去搞明白。我不觉得做科研苦闷、无聊,不需要用‘坚持’才能做到。”在他看来,科研纯粹是个人兴趣。有时,做研究遇到瓶颈了,他就用看电影、打篮球去放松自己。一次,他的一篇论文改了几十遍,改到自己都不想再看,他就独自爬上岳麓山,爬上山顶“吼”歌,回来后继续投入实验。


相关新闻
分享到:
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
热点新闻 更多>> 
最新课程 更多>> 
通知公告 更多>> 
文件搜索 更多>> 
标  题:
文  号:
年  度:  到 
 
 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